查看原文
其他

偿债压力大!明年8.3万亿信用债到期,风险上半年或集中暴露

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


2021年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年,超常规政策陆续退出,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,信用风险或将进一步抬升,特别是上半年随着债券到期高峰的到来,违约风险存在短期集中暴露的可能


12月17日,中诚信国际执行副总裁秦媛在中诚信国际主办的年会上表示。


秦媛解释称,一方面,在目前存续的信用债中有约8.3万亿元的债券将于明年到期或回售,整体债务到期压力较大;另一方面,由于我国仍面临全球经济低迷、疫情或反弹,内部结构性问题突出等多重压力,经济依然处于结构调整、动能转换等阶段。此外,部分行业经营风险或有所抬高,需警惕周期性行业风险和个体债务压力较大的企业风险。


对于近期个别国企出现的违约,“国企信仰”被打破,不少市场机构也在思考“城投刚兑”还能维持多久


秦媛表示,城投与地方政府在业务上的联系与产业存在较大区别,短期内尽管城投信仰仍可期,但能否维持债券刚兑则存疑。“目前依旧有较多平台企业对外部融资依赖较大,而平台债务的不可逆性,存在会推升债务风险的可能。”


秦媛认为,防风险仍是明年的主要任务,特别是在构建“双循环”的新格局背景下,信用风险防范是国内重要的经济金融工作之一。“信用风险防范,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,应继续坚守底线思维,防止无序违约对市场造成冲击,从而推动债券市场更高质量发展。”


各地方政府及各大型国有企业

应继续强化自身责任意识,建立区域风险监测机制,营造良好的区域信用环境,重建地方政府和国企信仰。

监管机构

应完善信用风险动态监测机制,特别是对债务滚动压力大、债务结构短期化的主体予以高度关注;同时推动法律和制度建设,健全风险处置机制,提高违约后续处置效率。

中介机构

应当勤勉尽职,做好自身或敦促发行人履行相关信息披露职责,及时向市场传递发债主体信用风险变化等相关信息。

评级机构

需不断完善评级技术、风险监测及预警体系,提升评级结果的前瞻性,对受评主体信用风险进行及时跟踪和评估。

投资者

应修正投资逻辑,更加注重对个体信用基本面的考虑。


此次演讲中,秦媛还对今年的信用风险暴露情况进行了总结,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:


一是信用风险先抑后扬

全年违约率或在0.7%左右,较2019年进一步回落。据统计,前11月全市场共有110支债券发生违约,规模共计约1038.5亿元,同比减少12%,涉及发行人40家,其中新增违约发行人24家,较去年同期减少14家。


无论是违约规模、违约债券数量以及新增违约主体家数均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。分半年度看,尽管受个别主体破产重整大规模债券提前到期影响,上半年违约规模超过560亿元,但新增违约主体仅有11家,进入下半年随着信用环境收紧新增违约主体数量增加至目前的13家。

二是行业及区域分布依旧呈现分散特点。

新增违约主体涉及房地产、汽车、电子、化工和煤炭等13个行业,分布在北京、广东、辽宁、天津、福建和浙江等12个省市。

三是接连出现大型国企超预期违约,冲击信用市场。

今年大型地方国企超预期违约事件对市场形成较大冲击。个体风险事件导致投资者对地方国企信用担忧的快速上升,高信用评级国企利率水平明显抬升,信用利差及区域利差纷纷走阔。


“近期市场情绪回暖,但相关事件影响深远,特别是推动市场开始重新审视‘国企信仰’与政府支持问题。”秦媛认为。


秦媛表示,在风险暴露的同时,今年风险处置手段也更加多元化,通过展期、永续债不赎回、发行置换债等方式缓解短期债务压力现象增多。“上述手段究竟是通过时间换空间,实现投资人与发行人的双赢,还是只是风险暴露的延迟,仍取决于发行人偿债能力的实质恢复。”


相关阅读

盘点这些年违过约的债
中诚信:复盘2020年上半年债市违约
继山西国资委后,陕西国资委表态:坚决防止债券违约事件!
债券违约地区的两家银行深陷不良泥潭,迫切希望拓宽不良处置渠道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即可报名

《第四届中国零售信贷风险管理论坛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